发布时间:2016年09月13日 00:00 编辑: 浏览次数:[] 次
一直以来,学校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各项资助政策,确保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受资助同学的心坎上。
学生工作处会同有关部门相继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措施,逐步在学校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以勤工助学为主导,奖助学金、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社会资助、绿色通道、其他日常资助等为补充的资助体系,为每一位即将入校和在校的学生提供及时有力的帮扶和援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校安心学习和生活。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工作目标,更加以力争“让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够有尊严去生活、有机会去成长、有能力去成才报国”为工作理念,由“基本经济资助”向“全面发展资助”升级,努力做到物质上帮助学生,精神上培育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最后实现资助育人的目的。我校的资助方式包括:
1、绿色通道
为切实保证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被录取入学,无法缴纳学费、住宿费等费用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缓缴学费、住宿费。同时学校会给予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一定的物质资助。
2、国家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主要是奖励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为8000元/人/年。
3、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主要是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标准为5000元/人/年。
4、校综合奖学金
校综合奖学金主要是奖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分为三个等级,奖励标准为一等奖:1000元/人/次、二等奖:500元/人/次、三等奖:300元/人/次。
5、国家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资助标准:一等助学金4000元/人/年,二等助学金3000元/人/年,三等助学金2000元/人/年。
6、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信用助学贷款,每学年贷款金额最高8000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贴息,毕业后的利息由学生支付,并按约定偿还本金。
国家助学贷款,有两种模式:一是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即通过就读学校向经办银行申请;二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即通过户籍所在地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向经办银行提出申请(有的地区直接到相关金融机构申请)。
7、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是针对自愿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毕业生,由国家补偿代偿毕业生在校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金额,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每年补偿或代偿总额的1/3,分3年补偿代偿完毕。
8、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
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在校生及毕业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一次性补偿或代偿,对退役后复学的在校生(含新生)实行学费减免。补偿代偿金额为在校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金额,退役复学学费减免金额按照实际收取学费确定,每生每年均不高于8000元。
9、退役士兵教育资助
对退役一年以上、考入我校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给予的教育资助。内容包括:一是学费资助;二是家庭经济困难退役士兵学生生活费资助;三是其他奖助学金资助。学费资助标准,按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学费标准,每学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生活费及其他奖助学金资助标准,按国家现行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有关规定执行。
10、勤工助学
学校主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的勤工助学岗位,工资不低于8元/小时。
11、特殊困难减免学费
特殊困难减免学费主要针对经济条件特殊困难,无法缴纳学费的学生,特别是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实行减免学费政策。
12、临时困难补助
临时困难补助是为了帮助解决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因突发原因而造成生活上暂时性经济困难所给予的临时性、一次性资助。
13、各项日常资助
针对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的其他各项日常资助,包括:“寒冬送暖”、“温暖回家路”、“就业补贴”、“西部志愿者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提升计划”等,由学生工作处根据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资助计划报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实施。
学校对2016年9月10日网络上出现的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难的帖子非常重视,自9月10日下午就通过多种途径寻找该名新生欲予以资助无果后,联系发帖同学得知,此事是其听说并非亲眼所见,而且有夸大成分,老师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在这里我们也建议所有同学如果发现身边确有家庭经济困难且未被老师掌握情况的同学,请尊重其隐私和尊严,直接向辅导员老师或者学生工作处反映,学校一定会核实情况并给予资助的,保证让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同学顺利完成学业。
在2016年迎新工作中,我们共计为361名同学办理了绿色通道;为特殊困难同学准备了5万余元的生活用品,自9月11日起陆续下发到需要的同学手中;为10余名入学报到后生活费即存在困难的同学发放了临时困难补助1万余元。目前各学院仍然在认真了解每一名同学的真实情况,并将继续资助每一名真正困难的同学,也希望同学们积极向老师反映身边存在的困难同学,让我们师生共同努力,齐心协力构建和谐东秦家园。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泰山路143号
邮政编码:066004
学生工作处电话:0335-8047952
招生工作办公室电话:0335-8051798
电子邮箱:xueshengchu@neuq.edu.cn
东秦招生小程序
辅导员说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C)2024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冀ICP备05002793号-1